红军长征路上的生死考验杠杆网配资
在红军长征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干部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更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当部队行进到雪山草地时,严寒缺氧、沼泽密布的环境让许多身经百战的战士都倒下了。令人揪心的是,就连一向以坚强著称的周恩来同志也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败下阵来。
自从翻越第一座雪山开始,周恩来的身体就亮起了红灯。他每天都要忍受剧烈的咳嗽,但即便如此,这位敬业的领导人仍然坚持工作到深夜。在昏暗的油灯下,他批阅文件、处理军务的身影常常要持续到凌晨两三点。终于,长期透支的身体发出了最后的警告——周恩来高烧不退,体温一度飙升至40℃,陷入持续昏迷状态,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胡话。
展开剩余71%当时红军医疗条件极其匮乏,药品更是稀缺得可怜。看着周恩来日渐消瘦的面容和滚烫的额头,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急得声音嘶哑,军部里到处都能听到他焦急的呼喊声。军团长彭德怀也坐立不安,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更糟糕的是,担架队的队员也相继病倒,情况危急万分。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彭德怀和杨尚昆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舍弃两门宝贵的迫击炮,腾出40名精壮战士,专门负责抬送周恩来和其他几位重病员。这个决定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无疑是个巨大的牺牲。
令人感动的是,腿部多次负伤、走路都一瘸一拐的陈赓将军主动请缨担任担架队队长。在他的带领下,这支特殊的队伍踏上了充满艰险的征程。茫茫草地上阴雨连绵,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腐烂的水草气味。陈赓总是举着一块破旧的油布,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周恩来担架旁,生怕雨水加重他的病情。
然而周恩来的情况仍在恶化。高烧让他的双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干裂的嘴唇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闻讯赶来的邓颖超看到丈夫这般模样,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毛泽东也匆匆赶到,他紧紧握住担架的木杆,凝视着周恩来苍白的面容,眼中满是忧虑。
快叫傅连璋医生来!毛泽东解开衣领的扣子,朝身后的警卫员挥手喊道。可傅医生此时正在遥远的左路军中救治伤员,远水难救近火。看着昏迷不醒的战友,毛泽东急得在担架旁来回踱步,不时伸手试探周恩来的体温。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陈赓突然灵光一闪:主席,我有个土办法——用雪给周副主席降温!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毛泽东的赞同。但时值盛夏,茫茫草地上哪里还有雪的踪迹?陈赓环顾四周,目光锁定在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他坚信山阴处定有残雪。
在毛泽东的批准下,两名年轻战士骑着快马飞奔而去。当他们带回珍贵的积雪时,陈赓小心翼翼地用油布做成简易冰袋,轻轻敷在周恩来滚烫的额头上。经过几次更换,奇迹发生了——周恩来的呼吸渐渐平稳,体温开始下降。
当傅医生终于赶到时,他检查后长舒一口气:幸亏及时物理降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时,周恩来的睫毛微微颤动,慢慢睁开了眼睛。陈赓激动得双手合十,毛泽东则拍着他的肩膀笑道:没想到你这个'冒牌医生',关键时刻还真派上大用场了!
这段感人的往事杠杆网配资,不仅展现了革命战友间深厚的情谊,更彰显了红军将士在绝境中迸发的智慧与勇气。在缺医少药的极端条件下,正是这种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的精神,支撑着红军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征程。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信钰证券_安全配资网站_炒股配资安全观点